1)第228章 赈济_迷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暖阁里,嘉靖闲适的缓步踱着,他并不担心朝局乱,适当乱一乱是好事,一直以来,他就在不断的刻意的制造摩擦,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才是他的噩梦,继位之初,他可是吃足了苦头。

  虽然他没详细的查阅土木堡之役的资料,但从英宗复位之后对土木堡之役三缄其口,便可大致断定,他是吃了文官的哑巴亏,英宗和武宗正德皇帝一样,都是以宦官压制文官,两人都太小看了文官,这才弄的灰头土脸。

  他可不想重蹈二人覆辙,再说,他也没那个本钱,他是以藩王入继大统,在京师根基浅薄,御极之初,宦官势力已被文官打压的不成气候,就是想用宦官压制文官亦不可能,顺势打压宦官,取得文官的支持,他才能站稳脚跟,至于利用武勋,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土木堡一役之后,武勋在朝堂上已无说话的余地,加之天下太平多年,武勋已是不堪大用。

  唯一的办法,便是暂不触动文官利益,在文官内部制造矛盾,分化他们,让他们内斗,如此他才能安稳,大礼仪之争以来,他打破官场论资排辈的陋习,快速擢拔、重用礼仪新贵,纵容张璁结党,包容他对群臣打击报复,都是遵循的这一思路。

  对于张璁,他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张璁不仅根基浅,而且罪人无数,由他掌内阁,根本无须担心出现皇权阁权相争的局面,况且他胆魄过人,是推行新政的不二人选,岂能放弃?令其致仕不过是因为他结党,要稍加敲打,再则亦是为了安抚百官。是出于平衡的考虑,原本是准备过段时间再下诏起复他,未曾想李时等三人却在此时上疏恳祈起复张璁,这令他有些意外。

  眼下起复张璁显然不是好时机,如今大规模的文武之争一触即发,文官内部亦会有一场狠斗。若是在这节骨眼上起复张璁,文武百官势必分心,甚至有可能一致将矛头转移到张璁身上,张璁不仅在大礼仪之争当中得罪无数官员,入阁之后采取的一系列革新举措诸如清理勋戚庄田,裁革冗员,革新科举制度等等亦是得罪不少人,不分勋贵还是文武大员,恨其入骨者。不知凡几,况且他打击报复亦是恶名在外,一旦起复,再掌内阁,百官焉能不分心?

  这事得先压下来,不能因为张璁的起复破坏这场难得的文武之争,对武勋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能够重返朝堂的机会。能不能是一回事,这个机会必须给予他们。

  再则。张璁的起复亦该提上日程了,张璁这是第三次罢黜,要起复,仅有李时等三位阁臣上疏举荐是不够的,毕竟几人都是礼仪新贵,难以服众。这事还的借重章圣皇太后。

  想到这里,他便缓步踱出了暖阁,候在门口的几个太监不敢说话,都是无精打采的各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