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去留问题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江宁和双河村的扶持,他们这个新建的镇,已经快速摆脱贫困。

  原本窝在山里,不肯搬出来的村子,现在也开始死皮赖脸来求,想要加入新建的双河镇。

  如今,他们镇的人口达到了12万。而响石镇那边一口气要走5000人,还都是年轻人,几乎可以让每一家都去一个人。

  大家都清楚,外出打工是每一个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这种名额,没有人会嫌多的。

  怎么安排,是他们这些镇领导要做的事情。不能随便把一些烂人也送过去,坏了他们双河镇的名声。

  “我听说,人家那边的最低工资也作出调整,提升了不少。”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有点羡慕。

  别看他们是镇领导,但收入可能还不如出去打工的。

  “没错!提升到80元,工龄每增加一年,月工资就多20元。”镇长点头道。

  这些信息,他早就知道了。

  这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不容忽视。

  接下来,他们就是讨论怎么分配工作名额,送那些人过去,需要什么标准等等。

  讨论完这件事,就说到了他们镇的葡萄酒厂。他们几乎每天都盯着葡萄酒厂的建设,都等着这葡萄酒厂能给他们镇带来收益呢!

  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要发展,要脱贫,最好还是自己本地要有产业。否则,等外出打工的人回来,该穷的还是穷。

  他们镇的葡萄园和葡萄酒厂,是区委都高度重视的存在。

  毕竟不管是江老板,还是双河村,又或者他们自治区,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要都搞不好,他们镇的领导班子就该换一批人了。

  因此,他们是丝毫不敢松懈。

  ……

  马小芸家,她父亲和二弟回来后,就“在家乡工作还是外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马小芸的二弟肯定倾向到外面去,也符合年轻人的想法。

  而马小芸的父亲就觉得,既然都是一个老板的产业,说不定以后葡萄酒厂的工资也会有那么高。那么,外出干什么?

  现在葡萄酒厂还在起步的阶段,不能看眼前的工资水平。

  “爸!不管你怎么说,我也是跟大姐南下的。我们这里虽然也能发展起来,但机会太少了。就只有一个葡萄酒厂,如果被辞掉,基本上完蛋。

  你听我姐说的,人家一个工业园,几十家工厂,选择多太多了。”马小芸的二弟铁了心要走。

  他都跟朋友说好的,一起出去混。

  “他爸!既然阿福想出去,那就让他去吧!”马小芸的母亲虽然也不舍得儿子远行,可看儿子态度那么坚决,也就帮忙劝说。

  马小芸再次加把火:“而且在那边还能用空余时间去读夜校之类,以后想要在厂里升职,就得不断提升自己。我也在学习,我的组长告诉我,年后有可能升为组长,管一条生产线。

  留在我们这里,想要当厂里的管理层,太难了。”

  此话一出,马小芸的父亲终于不再说话。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当管理层、当领导的。

  “姐,你要当管理层了?”马小芸的二弟羡慕问道。

  “还没说定的,只是很有可能。”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