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西方人的质疑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国成要求专门建造一个展馆,里面要求按照史料1:1还原。

  他们先完成主体建造,后续李国成会进行优化,确保符合时代特色和提升艺术价值。

  每个朝代的展厅都有穿着时代特色服饰小姐姐,充当讲解员。

  唐代服饰是李国成查阅史书亲自设计,在艺术表现力上明显高于其他朝代。

  本来李国成还想搞一个大唐婚礼举办场地,但是实在是没有空间,只能放弃。

  作为现代人的灵魂,李国成对展览馆的内容和形式非常满意。

  三天后,展览馆悄然开馆,没有举行什么剪彩活动,只是给附近的几所学校送去了传单。

  刚开始,每天都是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参观。

  但是随着参观过的人口碑的宣传,人慢慢多了起来。

  知道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慕名而来,被场馆的展品、充斥这时代特征的文化氛围所震撼。他回去后,就组织各个班级报名参观。

  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这一所小学,接着是附近的其他小学,慢慢扩展到了中学、大学。

  再然后扩展到了全京都。

  由于参观者众,白羽不得不采取预约制,才恢复展馆的秩序。

  这一天,展馆里涌进来十几个西方留学生,其他预约的都是中小学生。

  “shit!一派胡言,科技的起源是西方,怎么可能是你们辫子国”,一个英俊的男生想着讲解员反驳道。

  这些李国成早就有预案,已经编写了应对方案。

  所以小姐姐不慌不忙,引经据典开始辩证。

  当这个男生被问及华夏早就有了微积分的著作,而且有其历史的发展、积淀和先是用于,并有系统性的整理和讲解。

  对方开始支支吾吾,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是上帝赐给我们这些忠诚信徒的礼物”。

  小姐姐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追问。

  不一会,在明代馆,这伙学生好似找到了最大的漏洞,开始了大肆喧哗。

  明代的小姐姐对古代无线电的记忆早就倒背如流,走上前,听取对方的意见。

  “哈哈,直升飞机,居然是你们华夏人发明的,你们这得多不自信,才会在这里胡编乱套”。

  “这位先生,这是历史。

  现在世界公认竹蜻蜓是螺旋桨的原型。18世纪,竹蜻蜓传至欧洲,西人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将其称为“华夏飞陀螺”。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卷十五)一文中写道:飞车的发明。

  清初吴县能工巧匠徐正明不断改进的“栲栳椅”更趋向于现代的直升机。

  根据记载,“栲栳椅”这种飞行器构思精绝,“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

  因此,这是一种人力驱动的旋翼机,而且可以“离地尺余,飞渡港汊不由桥”,令乡人为之叹绝”。

  “不可能,你们这是编造的,是伪史,你们居然敢窃取我们的成果,还堂而皇之放到了展览馆,我要投诉你们”。

  “先生,请您注意礼仪,不要大声咆哮”。

  身着明朝礼服的小姐姐得体地提醒道。

  他身边的同学看着周边投来鄙夷的眼神,拉着这个同学匆匆离开了展览馆。

  周边目睹整个过程的师生纷纷给这位小姐姐鼓起掌。

  刚才还落落大方的小姐姐反而变得忸怩,笑脸微红,努力保持着礼仪,频频想四周施礼。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