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求援_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求援

  “小司机,行啊,眼神挺不错的呀。”

  率先打破寂静的是燕子。

  “把你的烧火棍收起来!”

  “以后要让我再看到你敢那烧火棍对准我们调查组的人。”

  “我就把你送到南边守海岛!”

  她大步从岩石上跳下来,夺下救援队员的手枪,卸掉弹夹随手扔到地上。

  快步走到李爱国跟前,瞪大了眼:“小司机,伱给姐姐讲讲,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洞穴的顶部即将坍塌的?”

  张总指挥听到这话,也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李爱国。

  事实上,为了预防发生意外,开始掘进前,救援队成立了一个由五位救援队员组成的观察小组。

  观察员们都是经受过特别训练的。

  无论是听力还是视力都远超一般人,曾经为救援队避免过不少事故。

  观察员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洞穴顶部的情况,时刻准备发出警报。

  没想到,却让一个小司机抢了先。

  一连串的动作后,李爱国也出了一身汗。

  伸手抿了抿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感谢爹娘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

  燕子:“.”

  张总指挥:“.”

  救援队员们:“.”

  洞穴的意外坍塌,让救援队的救援工作陷入了停滞之中。

  张总指挥命令救援暂停。

  带着救援队的小组长们,还有几位专家,回到帐篷里重新规划救援计划。

  李爱国由于突出的表现,被张总指挥特别点名可以参与到救援计划的拟定中。

  帐篷内,烟雾缭绕。

  救援队的小组长们都是个个面带愁容。

  “总指挥,根据苏国专家提供的探勘救援掘进设备的说明书,设备仅限于挖掘五米坍塌的洞穴,一旦超出五米距离,由于岩石的松动性,洞穴可能会再次发生坍塌。”

  一位戴着眼镜,工程师摸样的救援组长,在翻阅了一本厚厚的俄文书籍后,给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这个情况,我们早就掌握了。”

  另一位救援组长站起身,神情凝重:“只是当初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洞穴内坍塌的区域会超过五米的距离。”

  一位老学究打扮的研究员站起身:

  “像这种构造类洞穴,都是玄武岩,属基性火山岩,硬度高莫氏7。

  我们已经绘制了洞穴的应力图。

  按照数据计算,就算是此地发生八级大地震,洞穴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坍塌。

  坍塌距离超过五米的长度,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在科学上不成立。

  ”

  李爱国在坐在帐篷门口,静静的听着。

  看来,救援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二次坍塌的发生,只是没有想到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坍塌。

  想来也是,这种构造类的洞穴,都是由地壳变动产生的。

  洞穴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历经了无数风霜岁月。

  怎么可能会轻易坍塌呢?

  李爱国默默的把这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