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 质量危局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跨入九七、万事大吉。

  陈立春却一点没觉得,事后感慨,这个年关,有点难......

  首先是国内钢材价格开始下降。

  1996年,华夏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钢铁大国,居世界首位。

  但从1997年初开始,钢材资源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社会需求不旺,钢材市场清淡。

  1月初,根据钢协网综合国内几十家钢铁企业的报价,螺纹钢比上个月吨价下降了15元,热薄板下降了23元,冷薄板33元,降幅最大的是镀锡板,下降了188元。

  东华钢铁的生产的高强度船板钢也从4050降到了3950元。

  其次是钢材进口受到了限制,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毛熊对华夏出口钢材503万吨,占当年我国进口量的%。

  有诸多证明,毛熊在倾销钢材,一些企业和部门已经提议向毛熊发起反倾销。

  东华远东钢厂虽然进口到华夏的钢材量不大,而且是特种钢种,但也受到波及。

  好在,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不大,还有小幅度上涨。

  华夏官方在鼓励钢企出口,给予出口退税方面的支持。

  陈立春只好调整两家企业的生产节奏,并一致向外,拓展海外市场。

  还向罗浩提议,抓紧东华远洋公司的筹建步伐。

  孙旭友拉上郝月明,开始在毛熊、太阳、山姆等国奔波,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购销关系,稳定运输渠道。

  第三件是:出了大事。

  1月10号这天上午,东华钢厂来了一批执法人员,现场取走了一批钢材样本,查封了仓库、车间,还带走了尹福茂。

  这动静,真不小。

  东华钢铁蓝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已经换成了尹福茂,尹福茂根本不明缘由,懵懵懂懂就被带去了市里。

  陈立春也在现场,想拦住执法人员闻名情况,但这些人态度冷横,不予解释,陈立东被推在一边。

  陈立春确信自家产品没问题,但还是安排实验室对全厂各个牌号的产品全部进行了检测。

  结果是:真的没问题,各种牌号的钢材,检验项目全部达标。

  汪佳茵作为战略部长、危机攻关负责人,小脸吓得煞白,以为真的出了质量事故,不知道怎么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陈立春门户紧闭,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通报给了弟弟,让弟弟了解情况。

  还好,陈立东这两年在蓝市经营,有了一定关系,半小时后就得到了初步情况:是鲁省泉城一家做液压油缸的机械厂举报东华钢铁出产的钢材作假,检查人员来自鲁省质监质监总局执法大队,蓝市质监局配合执法。

  得到反馈的情况后,陈立春一声命令:查。

  查这批钢材是经过什么途径卖到了泉城,陈立春还有个疑问,问题钢材是否由东华生产。

  法务部王嘉琪开始行动,钢厂停工,损失巨大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