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冷暖自知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东华涉嫌诈骗被立案调查,如寒风骤起,吹得枝叶飘零。

  有些员工被家人催着退钱,集团也向各个公司发出通知,调查结束后会第一时间安排退款。

  欠东华钱的,有人在幸灾乐祸。

  如蓟市天成机械有限公司,陈友利交待财务部:东华的电机和变速箱费用暂停拨付。

  需要东华付款的,则胆战心惊,如吉省碳素厂,现在已经改制为华钢吉碳股份有限公司。

  华钢吉炭驻蓝市办事处把东华被查的消息很快报告给了厂里,厂里迅速行动,主管销售的副总和总工都被派了过来。

  眼下,高档石墨电极供不应求,价格也持续走高。

  高功率石墨电极400毫米规格的一万三千元一吨,600毫米规格的超高功率电极三万左右一吨。

  而东华用的就是三万一吨的电极,一个月消耗的电极接近400吨。

  东华和华钢吉炭的采购协议为每月一结,10月份的货款尚未给付,超过1000万的应收账款,这要黄了,那损失就大了。

  也有人在幸灾乐祸,比如赵向辉。

  在全镇干部大会上,赵向辉要求:“全镇所有干部职工不准参与非法集资,纪委要查一查,到底有没有哪位干部把钱交到了东华。

  参与集资的,给你们三天时间,把钱拿出来,否则的话,追究纪律责任。”

  当然,还有人赶来救场。

  孙学松最先问姐夫要多少钱,他那边还能挤出八十多万美元,不过进入国内的话得需要一段时间。

  吴荣祥代表张晓华和郝月明赶了过来。

  吴荣祥跟陈立东说:“老四(郝月明)在蓟市正在疏通关系,没有过来。

  我们几个筹集了三千万,如果有人挤兑东华的话,由我们先把钱付出去。

  月底前,我们还能拿出一千万。

  谁倒了,东华也不能倒。”

  患难见真情,这个档口,就是东华患难的时候。

  谁亲谁近,让陈立东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倒......怎么倒?

  沈太福案之后,华夏制定了《商业银行法》。

  这两年,最高检、最高法也搞了一些判例和司法解释,关于民间集资的刑法规制基本建构起来。

  相关罪名就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三个。

  现在,专案组已经有些骑虎难下:

  首先,东华面向员工的集资款,主要用途是投资到东华环保科技的尾矿库处理基地、东华蓝市大厦、自备电厂等项目建设,缓解银行借款迟迟不能到位的紧张状况。

  这些都是实情,不属于诈骗,也就构成不了“集资诈骗罪”。

  其次,东华每笔借款,借出方都是在册员工,在东华工作时间都在6个月以上,与“吸收社会存款”的情形挨不上。

  第三,每笔集资都有借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