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八章 燎原星火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立东用举杯立誓的方式,“统一”了两位父辈股东的意见,把修码头、建港口的事情定了下来。

  后续的工作,主要交给罗浩,由罗浩招聘专业人员,组建项目团队。

  这样的人才,在蓟市有一大批。

  蓟市港口每年要清理航道、修建海挡、扩展岸线、新建码头,工程有数,想干的不少,挤破了脑袋。

  所以,在蓟市,航道工程这类专业人员是溢出的。

  陈立东计划组建一支队伍作甲方,负责勘探、测量、设计、造价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具体施工的单位,也就是乙方,将由机械仆从担当主力。

  他准备安排王宏斌在海参崴收购一家港航建设公司,主要是获得相应的资质,吸收一些先进的技术。

  将来真要干起来,就是左手转右手的事情了。

  修码头、建港口,按陈立东的估计还要等个两三年。

  眼前还有件事情,就是收购耐火材料厂。

  沈一鸣曾提出,把耐火材料厂作为对东华修建港口的补偿。

  其实没必要,东华也等不起,既然盘山港能停靠3000吨的货轮,已经能够满足当前生产经营的需求。

  于是,市经委翻出当年出让耐火材料厂的评估报告,加了加价,发布了公告。

  最终,占地80亩的耐火材料厂被以80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东华。

  接着东华提出,准备在耐火材料厂的一侧,建设水泥厂、建材厂,这是为将来港口建设做准备。

  盘山市政府当然欢迎,马上安排相关部门配合东华做项目可研、立项,办理土地手续,开展规划工作。

  这些工作具体而繁琐,被交给东华投资负责,梁国英被压得整天抬不起头来。

  临近1998年元旦的时候,陈立东忽然接到了温晓宇的电话。

  温晓宇提任后,在东平区更加顺风顺水,但也忙的团团转。

  权力的魔棒,其实跟系统一样,戴其冠就要承其重。

  有时候很难说得清,是人操控权力,还是权力指挥着人。

  完不成权力赋予的使命,一定会遭受DEBUFF,严重时将会“系统重组”,被权力、圈子所抛弃。

  所以,最近温晓宇与陈立东很少联系。

  而这次,温晓宇在电话中说的事情让陈立东感到心里没底。

  温晓宇的原话是:“你这两天别出远门,我二爷爷要见你。”

  温晓宇的二爷爷,是安苏的父亲,温晓宇说过,老爷子退休前曾是部级领导。

  陈立东打听过,老爷子政绩、人品都没得说,退休后非常低调,过着隐居般的生活。

  陈立东经商,不想挂上某人的标签,也就没有打扰老人家的念头。

  可是这次,老人家主动要见他了。

  是好事,还是坏事?

  活过半辈子的人都知道,意想不到的,往往不是好事。

  陈立东想:莫非是安家出了啥事?需要东华介入?

  或是韩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