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三章 投资汶山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啥要翻建汶山各所学校?书友大大们大概都清楚。

  为了不让媳妇和公司员工们说自己脑残,陈立东竟然想出了在汶山投资的办法。

  这个理由似乎很有道理。

  汶山成了东华的产业基地,学校里的孩子们就成了东华员工的子弟或者未来的员工,让他们学习环境好一点,难道不应该吗?

  但凡事有攀比,比如安苏就有意见。

  在听说陈立东打发自己媳妇跑到川西市,亲自推动希望工程,准备在当地大建学校的消息后,专门跟陈立东通了电话:“小陈,秦省也属于西部贫困地区,要不要把秦省的中小学校翻建一遍?”

  陈立东敷衍说:“建,都要建,不过咱们得慢慢来,我们先安排条件最差的地区、翻建最差的学校。您说呢?”

  安苏不听他这一套:“秦西一些地区条件很艰苦,既然集团出资搞希望工程,不能厚此薄彼吧。”

  陈立东说:“安姨,我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安苏继续挤兑他:“你是董事长,你是当家的。

  现在韩江市的领导就在找我呢,东华好多员工家在韩江,是不是也要把这边的学校建一遍。”

  陈立东继续敷衍:“也不是不行,在汶山建学校用的是孙婕的私房钱,在韩江的话,要不用我爸的私房钱。”

  安苏听到这里,啪一下把电话挂了,这小子说话越来越会兜圈子,自己这电话打的,简直自投罗网。

  老陈家掏腰包助学,安家人旁观?

  安苏拿起电话又给温晓宇打了过去。

  温晓宇听完姑姑的话后,尴尬地说:“罗浩的工资在我手里,一年有几百万,可你们娘俩的钱,捆一块,也盖不了几所学校啊。

  这事就不能跟他陈立东比,我听罗浩说过陈立东这么多年根本没从东华集团拿过钱,包括工资和分红都在公司账上,都被罗浩直接划到新的项目上了。

  但是那小子还有别的产业,毛熊熊岛那边好多个工厂,鹏城的电池厂是他和他小舅子投的钱,都是摇钱树。”

  安苏放下电话寻思了一番,她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自然懂得舍家纾国非长久之计,不能作出这样的表率,思考一番后她也作出这样的安排:自己和罗浩一人捐一所希望小学,然后安排家在韩江的员工资源捐资助学,普通员工捐款最好不要超过1000元。

  孙婕在汶山那天晚上,川西市领导也赶了过来,为基金会的同志们举行晚宴,孙婕和基金会的吴部长被安排到了主桌,这一桌还有一位客人,东华实业集团总工程师张兵。

  吴部长霎时明白,市里领导百分百是冲着东华投资来的。

  落座后,孙婕问:“张哥,看得怎么样?”

  张兵说:“还行,矿区离着县城不算太远,交通还方便。从资料上看,储量还有2300万吨,开采十几年没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