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五章 驴唇马嘴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立东开完动员会,马上要接待一批国外来的客人。

  说是客人,实际属于他的员工。

  这些人的领队叫吉姆.本森,就是那个计划向小行星发射飞船,然后出售被登录小行星信息的人。

  去年年底,陈立东授意安美森科技收购了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公司的空间发展部,这个空间发展部就是吉姆.本森所在的部门。

  空间发展部已经在今年7月份彻底结算相关权益,转给安美森,本森将它更名为plaaryresources,汉语名字就是:行星资源,本森本人担任这家行星资源公司的经理。

  不久前,行星资源公司在山姆国家飞行博物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司目标为赴近蓝小行星采矿,以解决蓝星资源不足的问题。

  而这次本森带队来华夏,目的是面见老板,并汇报工作,更重要的目的是争取陈立东的支持,拿到一笔资金用于接下来的运转。

  在山姆有好多类似公司:某人或某些人掌握了一项技术,为了持续开发技术或者产业化盈利,就把这项技术推销给掌握资本的老板,打动资本方后,才能获得资金的支持维持项目运转。

  开发小行星可不简单,动辄几亿、几十亿刀的投入,不是哪个老板都能玩。

  但是在山姆,如本森这样的团队却有好多。尽管好多老板认为他们就是一群骗子,可仍旧有人给他们砸钱。

  而在华夏,就没有这样的环境,如果哪个华夏人向連享、向北钢这样的大企业,向张承民、向吴俊这样的亿万富豪推销太空计划,肯定会被保安拒之门外。

  华夏的航天技术,几乎掌握在类似“921”这样的国家机构手中,民间资本开发太空技术的几近于无。

  所以,陈立东打算加快奔向星辰大海的步伐,还是要聚拢国外的人才。

  本森今年42岁,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生物与物理专业,20年前就取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牛逼的学霸了。

  见面后,陈立东问他:“你是怎么对外太空产生兴趣的?”

  本森回答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对着星空幻想,大概是受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影响,还有我小时候看的电影《星际迷航》。”

  谈到山姆和华夏两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环境,本森说:“我对华夏了解不多,但在山姆,政府主导的航天项目很少,纳税人可不希望用他们的钱在太空打水漂。所以,我在十几年前就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太空梦想。”

  似乎感觉这个年轻的华夏老板也是个太空迷,本森打开话匣子,开始推销自己的理念:

  “在自然资源的超市里,蓝星只不过是一块面包屑,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能够从外太空获取资源的技术,可以不通过掠夺蓝星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我们计划用10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