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润物细无声的贸易对策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甚至于参与辽事的其他官员,乃至内阁三位首辅,知不知道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朱翊钧个人的假设是,大多数都是知道的,或者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儿,但谁都没有料到努尔哈赤能在后来对大明造成那般毁灭性的打击。

  明廷官员对李成梁批斗得最激烈的时刻是在萨尔浒之战的惨败之后,那时李成梁和李如松都已经死了,李家军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于是朝中官员纷纷把萨尔浒之战的败因归咎于李成梁身上。

  另一个时刻是在熊廷弼以御史身份巡辽之后,但熊廷弼主辽之后因为性格原因造成“经抚不和”,导致广宁惨败,辽西土地尽失,使得朱翊钧对此人持保留意见。

  朱翊钧以皇帝的身份重新在万历十五年十一月活过一遍,再看申时行分别为顾养谦和李成梁申辩的奏章时,心里却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申时行知道李成梁在辽东养寇吗?

  一定是知道的。

  朱翊钧这样在心里替万历皇帝回答道。

  李成梁善于结纳权贵,他用李氏家族在辽东捞得的好处在朝中遍行贿赂,一度得到申时行、许国、王锡爵这三位内阁首辅的支持和庇护。

  所以只要辽东一有内部无法解决的情况,内阁首先就会跳出来回护李成梁在辽东的地位。

  如果辽东再无虏寇,那危险的不止是李成梁,还有朝中那些受过李成梁好处的人。

  但内阁当真如此在乎李成梁给的好处吗?

  朱翊钧觉得他们不全是在乎的。

  许国家本来就是徽商,王锡爵家是太仓首富,申时行家单靠姻亲就能富冠三吴,倘或李成梁当真贿赂过内阁,他给的那些好处是远远不及万历皇帝能赐给三位辅臣的。

  那内阁为何要如此维护李成梁呢?

  除了钱财,除了权势,除了党争,除了李氏一族对辽东形势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还有一个微妙原因,就是内阁在“倒张”运动之后,集体地对万历皇帝灰了心。

  “倒张”运动进行到万历十五年,除了辽东前线无可替代的李成梁,其他凡是被被认为与张居正结党的文官武将,如吏部尚书梁梦龙、礼部尚书徐学谟、兵部尚书张学颜、刑部尚书潘季驯、工部尚书曾省吾、蓟镇总兵戚继光,不论功劳有多大、官职有多高,一律统统被削职殆尽。

  朱翊钧换位思考了一下,他发现内阁或者朝廷其他官员说不定也是十分同情,甚至是暗暗地赞成李成梁养寇的。

  这个“寇”可以是努尔哈赤,也可以是女真其他部落,或者是蒙古、朝鲜、日本,反正只要能为自家攫取利益,牺牲一点儿朝廷未来的安全也不算甚么。

  反正万历皇帝是这么得不知好歹、不分对错,那也怨不得大臣们也跟着不讲原则、不分敌我了。

  朱翊钧这时就想起了郑贵妃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