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结盟郑贵妃(下)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袭职风波以及万历后期由国本之争而衍生出的党争原都是可以避免的。

  但他又难免对郑贵妃存了点儿疑心。

  即使万历十五年和万历十六年的郑贵妃是真心不愿朱常洵卷入国本之争,但郑国泰逾制袭父职一事,她应该也在背后起了些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上的郑国泰父子很是骄恣,在国本之争中,曾与其从子郑承恩向万历皇帝上疏主张早立太子。

  廷臣因此又反过来怀疑郑贵妃预谋夺嫡,使得万历皇帝下旨夺了郑国泰的俸禄,又贬其从子为平民。

  且万历四十三年时,郑国泰还被怀疑指使张差刺杀朱常洛,一手替郑贵妃炮制了梃击案。

  只是后来万历皇帝欲息事宁人,并未追究郑国泰的责任,还让他顺利升到了左都督。

  虽然朱翊钧觉得梃击案另有隐情,但对于郑贵妃及其族人,他总是觉得他们并不像明朝一般外戚那样被动。

  或者换句话说,朱翊钧他本人对所有人格低下的男女都持有一种戒心,对太监如此,对阁臣如此,对妃嫔亦是如此。

  他觉得一个无人格的人远比为了尊严而甘于赴死的人要来得可怕。

  就像去年张诚用张居正来劝他减免织造、赈灾陕西,无人格的人就是这样看起来事事委婉被动,但其实甚么都别想逃脱他们的算计和掌控。

  郑贵妃比张诚还有一项优势,她是后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变成一个楚楚可怜的母亲。

  这两种身份每一种都能让她的皇帝和丈夫无所适从。

  何况朱翊钧是一个如此主张人格平等的现代人。

  郑贵妃全然不知道自己在朱翊钧心里已然成了可以和努尔哈赤、张诚比肩的人物,她见朱翊钧不看自己,兀自就先笑了起来,

  “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妾但凭皇上做主。”

  朱翊钧回过了头来,郑贵妃在他眼里不可怕了,又变回了一个女人,

  “此事或许会得罪许多主张漕运的官员,漕运一向是他们的钱袋子。”

  郑贵妃笑道,

  “妾若能帮皇上抢回钱袋子,那妾真是三生有幸。”

  朱翊钧道,

  “你也不问问朕到底想如何开展此事。”

  郑贵妃又笑道,

  “妾问了皇上又不一定愿意说,倘或皇上愿意告诉妾,妾不问皇上也一定会说。”

  朱翊钧这时终于明白了万历皇帝对郑贵妃的迷恋。

  郑贵妃不是无人格,她拥有的是女人的人格,以及比男人还要广阔的胸襟。

  朱翊钧抬起眼来,将自己的胶莱河买扑计划向郑贵妃简略地叙述了一遍,末了又着重强调道,

  “朕想来想去,此事还是由郑国泰来办最好。”

  郑贵妃安静半响,道,

  “为何?”

  朱翊钧并不介意郑贵妃的唐突问询,反倒兴致勃勃地解释道,

  “内阁三番五次说朝廷财匮民乏,朕自是要体恤他们,此番胶莱河以买扑之法寻商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