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科道官这种生物(下)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钧抬起眼来,脸上仍是普普通通的淡笑,

  “怎么?”

  张诚一怔,随即开口提醒道,

  “奴婢记得万历十一年时,皇爷有意擢拔李如松为山西总兵官,其时给事中黄道瞻数言李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其父李成梁已为辽东总兵,恐怕不宜……”

  朱翊钧笑了一笑,这一笑笑得与之前的万历皇帝十分相似,是一种标准的“喜怒不形于色”的笑,

  “六科若有多嘴的,你且不搭理他们就是。”

  “朕刚下旨限定了贡市马数,这时候无论朕调谁去宣府,言官总免不了聒噪一二。”

  “科道官就靠这聒噪讨食儿呢,偶尔给他们些甜头尝尝也就罢了,如今朕这里正缺银钱,给不了好食儿喂养,那便任他们聒噪去罢。”

  朱翊钧这篇话一说,张诚就有些张不开嘴了,

  “那……奴婢这就让文书官向内阁传旨……”

  朱翊钧又摆了下手,补充道,

  “除了此番调动之外,对有功将领的颁赏加封,也得让内阁斟酌着拟一道旨意来。”

  “扯酋嗣封礼成,乃是有司以礼存问,本兵区画有劳,尤其是宣大总督郑雒,朕虽不能升他的官,但加俸加衔却是必不可少。”

  朱翊钧盘算到此处,轻轻曲起两指,将手边的奏章往案中一推,

  “对了,还有王崇古。”

  张诚没想到皇帝会突然提起王崇古,

  “皇爷十年前不就已然允准他致仕返乡了吗?”

  朱翊钧笑了笑,道,

  “若无王崇古竭忠首事,我大明岂得顺义王三封告成?”

  “你且派人告诉内阁,朕念王崇古身历七镇,勋著边陲,功劳难泯,原想再行封赏,却是封无可封。”

  “王崇古致仕之前,其官为兵部尚书,其衔为太子太保,此乃我大明武将功勋至最。”

  “朕思前想后,实不愿有功之臣后继无人,故则荫其一子世袭锦衣千户,往后若是能子承父业,也算是无辱祖勋。”

  张诚虽则满腹疑惑,但一时却也揣摩不出朱翊钧话中的深意。

  朱翊钧的话说得太完满了,官方得像直接从史册中摘下的一截考语,平整到连一丝谄媚的空隙也无。

  不待张诚细细思量,朱翊钧已然从桌上拿起了另一封全不相干的奏疏,

  “朕记得,王崇古的家乡山西蒲州罢?”

  张诚应道,

  “是。”

  朱翊钧漫不经心地看着奏疏道,

  “功臣之子,不可慢待,你告诉张鲸,让他和刘守有带几个靠得住的人,亲自去一趟山西宣旨。”

  刘守有是万历十五年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掌锦衣卫卫事,而张鲸掌东厂,皇帝此番派他二人一齐外出,其真实目的可谓不言而喻。

  张诚觑了朱翊钧一眼,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皇爷,厂卫赍驾帖提人,必由刑科佥批,这是太祖爷留下的老例。”

  朱翊钧的眼皮动了一下。

  张诚忙低头补充道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