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玉琮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从风将晏磬书带到了考古实验室,背对着晏磬书打开了一旁的保险柜,拿出了一个盒状的东西。晏磬书走前一看,果真是一个收纳盒,里面被划分成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里都放置着一件玉器,粗粗辨别,都是玉琮。

  玉琮始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礼器之一,最早出现在距今5100年的AH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的墓葬中,在良渚文化、石峡文化、陶寺文化的分布流域多有出现。《周礼》中写道:“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黃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古人设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这些都是用于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的礼仪用器,每种皆有不同的含义。

  《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都表明了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外方,象征着天圆地方,地在外,因此,玉琮礼地,有极强的象征性意义。

  “这是要干嘛呀?”晏磬书已隐隐有了些预感。

  “这是前几个月院里面购买回来的,用于教学,你来说说这些物件的年代。”沈从风打开了收纳盒的盖子,漫不经心道。

  “真羡慕现在的学生,我当年怎么就没有见过这些呢?”晏磬书看着这盒新来的教学用具,回忆着当年只能看图识玉就有些嫉妒。

  “你也才刚毕业,别贫了,快看,我可是要计时的。”沈从风有些无奈得劝解道,学院经费少也不是他一个教授能改变的,只能尽心教育学生,提高文博系的地位,才能争取更多经费。他看了眼腕上的手表,道:“现在十点二十一分,给你十五分钟,到了十点三十六分,我可就要叫你了。”

  “明白了。”晏磬书边说着,边拿起了左边的玉琮。

  刚一入手,晏磬书的脑海里立刻冒出了“良渚文化”这一名词,这是一件典型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其上面独有的神人兽面纹就是最明显的标志,有学者曾经说过:“兽面纹可说是构成良渚玉琮的核心因素,是良渚玉琮的灵魂,而琮体本身从一定意义上讲,只不过是为表现这一灵魂而设的躯壳”,有学者认为琮中间的圆孔是给神明祖先居住的居所,神明祖先可以从天而降,也可以从地而出,当玉琮有了神人兽面纹时,就表明神明祖先已寄存在玉琮里了,有保护之功效。

  这个玉琮的兽面纹极为抽象简洁,位于玉琮的方角处,仅由弦纹凸棱、凸鼻以及小圆眼组成,突出了神人的形象,同时该玉琮造型矮小,仅有一节,应是良渚文化晚期的产品。

  为保险起见,晏磬书又用强光手电照了玉料的材质,玉料整体呈青赭色,上面多有白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