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十九、三圣回归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抚流民的工作,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但凡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必然熟读圣人经典,熟知各朝各代的历史,并且熟练掌握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官。

  圣人经典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三观,让他们有一颗以民为本的总思想。

  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学到许多错误的教训和正确的经验。

  而唐宋八大家的精神,可以教会他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本质的方法。

  在科举应试教育体系下催生出来的唐宋八大家,有着一套成熟有效的剖析问题本质,研讨解决办法的逻辑套路,文章中蕴含着哲学、逻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而并不仅仅是一篇散文。

  古文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有事说事。

  压根就没把文采放在眼里。

  比如“母病速归”这样精炼的话,柳宗元能竖起大拇指赞一句“高”!

  综合以上的能力,一个科举中第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许多安抚流民的办法,诸如:重新丈量土地,重建保甲制度,优待归正人等经过历史检验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才智卓绝之辈,还能自己因地制宜地创造一些方法,比如张浚组织流民割荒草储存起来,既开了荒,还能给牲口在冬季攒下点吃食。

  有人或许要说了,荒草并不是全都能当牧草用,有许多杂草牲口不爱吃。

  这话说得倒也不假,有些草不仅牲口不爱吃,吃了还会生病。

  但那是在丰年时的景象。

  真要到了荒年,哪里还有得挑?别说牲口爱吃不爱吃,这些荒草都不够人吃的。

  而安抚流民的难处在于,如何把这些政策切实地推行下去。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在推行过程中,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百姓不会产生怨言。

  这一点,对于书呆子来说,恰恰是最难的。

  书呆子往往会忽略人的卑劣性,他们想不到官僚体系中会出现那么多假公济私的人,会那么明目张胆地贪污腐败,而流民中也会有那许多明抢暗偷,欺骗官府的事情。

  想想也是,真要都是道德君子,他们凭什么能在这吃人的社会中活到现在。

  而当他们发现这些龌龊事之后,又会一刀切地将官吏们一杆子打死,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进而导致再没有人配合他的工作。

  只有如张浚这般,懂得抓大放小,知道随机应变,才能将一项政策推行下去。

  张浚不仅执政能力一流,选拔人才同样很有一套。

  虽然在经略川陕之后遭遇了富平之战的大败,但现在川陕地区的主要将领几乎全都是张浚一手提拔起来。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桧也曾是张浚提拔起来的人。

  也正是因为张浚出了名地爱提拔新人,所以前来应天府的新科进士们,全都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