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 决战前夕_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加起来也只有八千多人,这次出兵还得留下一半。

  但带走的这四千人都骑着自行车,而且基本都能够做到一边骑车一边射击,骑车的技术很高明了,面对清军的骑兵也算是追上了一点机动性上的劣势。

  线膛枪也是人手一把,说实在的澄海现在想要量产线膛枪问题倒是也不是特别的大,现在制约线膛枪威力的主要还是子弹供应有限。

  由于刘大炮的干涉,澄海的子弹制造直接跳过了纸制弹筒的发展过程,转而直接研制铜制子弹,灌的是尚不能大规模量产的硝化棉,从而极大的制约了产量,同时纯铜的子弹也大幅度的增加了子弹使用成本。

  底火也没有用雷汞,雷汞目前还在研制之中,现在刘大炮这头凡是涉及到化学领域的,研究起来都特别的慢,所以只能是用类似于摔炮那样,用火药替代实现,作为代价就是装填弹药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要清理一下火药燃烧之后的渣子。

  新式线膛枪取名曰天下无敌枪,也算是寄予了厚望的了,可以通过拉动枪栓上子弹,即便是算上清理残渣,装填的过程大概也就三秒左右,战事激烈时如果忽视炸膛风险,还可以更快,可以对标汉阳造,甚至是毛瑟、三八大盖。

  当然,子弹又粗又长又大,火药燃烧效率还是要差一些的,射程上和三八大盖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最关键是枪管也不是无缝钢管,至多连续射击二十发子弹,枪管可能撑不住有炸膛风险了。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这枪匹配的子弹实在是太贵太少,以至于大家出征打仗的时候不但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在线膛枪之外还多带着一把普通复明枪交替使用。

  更关键的是大家平日里根本不可能用这么贵的子弹去练习枪法,用滑膛枪练出来的枪感,替换到线膛枪的时候,远距离依然打不太准。

  但瑕不掩瑜吧,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款地地道道的19世纪步枪,诞生在17世纪,说一句天下无敌,倒是也不算夸张。

  图海和喇布这头也在厉兵秣马,他也有所预感,随着吴三桂的突然死掉,清廷和南明的决战极有可能这就算是已经开始了。

  消息传到京师,康熙也是孤注一掷的将刚刚试制的一批火炮火枪以及新式火药统统送到了前线,且几乎是以砸锅卖铁的方式对两线战场支援了大量的战马,把所有拿的出来的战马几乎都给图海了。

  要知道,清廷在丢失了辽东与察哈尔蒙古的同盟之后,其实几乎也没什么养马地了,手里的战马其实是死一批就少一批。

  这一仗若是输了,甚至那图海如果如喇布一样被打个全军覆没,那清廷差不多距离全面崩盘恐怕也不会太远了。

  然而另一边,夏国相,胡国柱等吴三桂的麾下将领还在琢磨着如何抓军权,如何左右摇摆呢,却是突然就收到了准噶尔突然从藏地出兵,与岳乐联合夹击王屏藩,甚至还兵分两路,直捣昆明的消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

  谁都明白,这一仗,差不多就是定鼎天下的决战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