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午夜场_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哪里有人笑,哪里有人骂,哪里有人上洗手间,大家回来修片。可惜的是这个时候修剪就直接拿胶片剪,没有时间重新做混音,这样中间可能有些地方会断。

  既然叫做午夜场试映,就说明并不是电影的首映,而是一种试验,看观众反应,然后作出最后更改,一般电影的公映都在试映后一周才举行。

  就像后来的《甜蜜蜜》在午夜场试映后,陈克辛作了修改,把首映前的菲林又重新换掉。

  实际上午夜试映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观影经历,这些午夜场在油尖旺草根闹市一带尤其集中,观众有下班的白领,收了工的麻将档陪打员工,消夜前或消夜后的一帮古惑仔等,当然也有夜生活的星斗市民。

  “观众们有什么不喜欢,便向你喝倒彩,他们知道主创团队就在上面,骂街都好正常。”

  作为过来人的杜棋峰就曾在午夜场亲眼看到观众很光火,站起大喊:“到底谁是导演?给我站出来!”

  又或者:“到底是谁写的剧本?把那饭桶揪出来!”

  “某某演员食屎啦,演的什么东西……”

  不过他们看到好戏,也欢呼拍掌,像暴动一样。因此,在香港做电影人,首先便得捱过这关。

  通俗点来说,这些午夜试映的观众就是香港电影的广电局,了解这个,就明白了香港电影现在的繁荣市场。

  相比起普通电影的午夜试映,顾夏阳因为跟香港商台达成合作,所以只有商台的会员才有资格前来观影,而商台则会作直播报道。

  随着时间消逝,等到夜晚十一点左右,邵氏龙头院线之一的大戏院门口已经人声鼎沸,《天若有情》的午夜试映即将举行。

  大戏院门口做小卖的流动小贩吆喝着卖热甘蔗、炒栗子、卤水牛杂、烤玉米、爆米花等各式小吃,光顾者不少,十分热闹。

  前来观影的除了商台的会员之外,《cool!》杂志也在上期作出抽奖,免费赠票,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结伴而来。

  “午夜场”和“贺岁档”,是香港电影市场历来最繁盛时期的两大现象,备受大家的期待与欢迎。

  一个是可以优先目睹一部新片,另一个则是贺岁片大多大卡司,制作精良。

  戏院的二楼,杜棋峰作为《天若有情》的监制,他跟陈沐胜都是比较紧张的,毕竟这是他们主导的第一部电影。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作为主演的刘德桦、周彗敏等人同样如此。

  “顾少,你知道午夜场的观众,我们都怎么称呼他们吗?”

  顾夏阳问道:“怎么称呼?”

  陈沐胜撇撇嘴道:“等会你就会发现他们进场入座后边,会大嚼甘蔗边为银幕上的人物角色种种或叫好或大骂,不满意时甚至会将甘蔗往银幕上扔。午夜场观众因而得了个‘咬蔗帮’外号,你以后见多就习惯了。”

  顾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